糕团、八宝饭、油墩子……那些年我们追过的点心,意犹未尽么?

时间:2017-10-22 02:30:41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人逢年过节的餐桌上除了鱼肉鸡鸭外,点心也是必不可少的,汤圆、糕团、八宝饭都是上海人最喜欢的糕点。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上个世纪七八十年代,上海人逢年过节的餐桌上除了鸡鸭外,点心也是必不可少的,圆、糕团、八宝都是上海人最喜欢的糕点。圆外形圆润、口味香糯,寓意家庭团圆圆、甜甜蜜蜜;而蒸糕因为有糕(高)的发声,便讨上了步步登高的口彩;飘散着香味的八宝,更是让人回想起了当年自己的情景。

老上海的各式糕团点心

本地圆子和宁波

江南地区盛产稻,形成了上海人口偏糯的饮食习惯圆、糕团和八宝等,都是上海人最喜欢的糕点品种。软糯而甜美的圆子,是大家过年最喜、也必的点心之一。

本地圆子

圆子,本地人又称团子,其面团用干糯米粉,加少量食用和浓稠的大米和制而成,这样的面团糯而有韧劲。过去没有现成的糯米粉,通常都是先把糯米浸泡一天,沥干后放入石臼中反复舂碎,晒干成粉。以前在上海郊区,一个村往往只有一户人家有石臼,春节时全村人都要用,这时就一家家排队。或许轮到你家已是半夜,家中年轻的姑娘小伙们还是要去上几个,抓紧时间舂一会儿,再全部挖出来撒一撒,觉得粗的再倒进去继续舂。不过最受影响的其实是有这个石臼的那家,到了春节觉也不能睡了,家里老是有嘭啊、嘭啊的声音。舂好的粉,出太阳时晒在外面,到了春节就可以拿进去做圆子了。

现在圆子馅料十分丰富,有甜口的枣泥、豆沙,也有咸口的、萝卜丝等。但在食品紧缺年代,里面的馅却少得可怜,想甜的,就把芋煮成丝,山芋弄成丝,弄好后当豆沙起来;想咸的,因为紧张,就用萝卜丝加。实在没什么的,就弄个圆,实心的、没馅料,就这样搓搓圆,放在锅里下好后,捞起来加些大人小孩照样得开开心心。

圆子要好,不仅要做得好,也要煮得好。有一种专用工具叫圆铲,因为旁边是圆的,圆子也是圆的,碰到了也不要紧,不会破坏形状。每逢过年,做得太多不掉,以前也没冰箱,还可以把圆子放在面粉上滚一滚,再拿个篮子挂到外面吹着,就没问题了。春节永远是孩子们最高兴,平时不到的圆子,此时父母会让你敞开,直到不下为止。

宁波

上海市区点心店里还会出售宁波圆(也叫团)。宁波圆用磨糯米粉制成粉团,加猪板芝麻和绵拌成馅,搓成球状,放入锅中加煮熟,马上就成了一碗皮薄香甜糯滑的宁波圆,也是上海人家最喜欢的点心之一。

对于普通上海家庭来说,自制磨糯米粉,以前几乎是每家过年前必做的一件事,简单的机械劳作,家长鼓励孩子们一起参与,既是分享过年喜悦,也是家庭传统习俗的延续。

记者在拍摄

如果说磨磨粉用的是体力,那圆就是考验掌握生活技艺的能力。一块湿度适中的糯米粉团,经过拿捏,揉成杯状,装入馅料,搓成球形,最关键的就是不能露馅。

香喷喷的八宝和甜甜糯糯的糕团

八宝在老上海人心目中象征着团团圆圆、甜甜蜜蜜,是一道既可当又可当的点心。所谓八宝,就是八种东西放在一起,过春节时大家团团圆在一起。上海人的团圆,离不开八宝。直到现在,许多上海人家还保留着这样的传统,过年的团圆上要有八宝,自己做也好,外面买也好,总是要准备的。

八宝

说起八宝做法,年纪稍长的上海人都如数家珍:“糯米、赤豆买来,烧酥了以后炒,做豆沙;再去买以前那种什锦蜜饯,5分、1角一的;还有一种是冬瓜条,这些都可以放在八宝上面。如果考究一点,还有蜜枣,枣子等。” “这个八宝糯米是自己轧了,比较香。”当新鲜出炉、气腾腾的八宝端上桌时,有经验的食客甚至无需品尝,仅凭鼻子闻味,也能判断美味

除了八宝,各式各样的工糕团也是老上海人记忆中不能忘怀的美味。在各式各样的糕团中,被中国人赋予感情寄托最多的,恐非年糕莫属。过年年糕,寄寓生活年年高,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与这种食物紧密联系在一起了。对上海人来说,更有煮年糕、炒年糕、烤年糕和爆年糕等各色法,在供应不足的年代,年糕也是过年必不可少的食物

自制蒸糕

自制蒸糕也是上海人家庆贺新年的一种传统。糯米米经过浸泡、磨粉、搅拌、筛选等过程制作中加入、枣子和蜜饯,口感香甜软糯。上锅蒸好后,糕就定型了。

走向世界的春卷和弄堂拐角的墩子

“一卷不成春,万卷春如醉”,做春卷也是许多上海百姓的春节传统。春卷口感香脆,馅心鲜美,尤其是金色的外形,符合人们对食物的吉庆寓意

春卷

做春卷要从做春卷皮开始,做春卷皮的过程很艺术。一盆面筋糊,一只炉,炉上放置一个平锅,一捏面筋团,在上甩来甩去,速一挥,锅上出现一张近乎透明的薄片,这就是春卷皮。由于做工复杂,费时费力,一般的上海家庭还是多选择场买现成的。有经验家庭主妇们都知道,每到年节,春卷皮子摊位就出来了。而且排队很长,总归要排一个多钟,冷又很冷,皮子价格也从原来5、6块涨到了10元、12元一,但终究抵挡不住那金香脆的美味,大家都坚持排着。

春卷馅料,可素可荤,可咸可甜,以上海人口味,一般是丝和豆沙居多。做法则极简单,将春卷皮摊平,放上馅,卷成条状,下锅煎炸至金色就可以了。温在七八成这样子,春卷放下去,大火炸,小火收,只要掌握好火候,就不会渗透进去,影响馅料的口感。

馅的香,皮的脆,十分有味。以前家庭食用凭票供应,精打细算的上海人家,会把平时节省下来的票,都留到过年使用炸的春卷,就成了只有年节才能得到的点心。现在虽然已没有这方面的限制,但无论你身处世界哪个角落,只要有机会上一口金香脆的春卷,就能马上想起这种中国的味道。

墩子

与世界闻名的中国春卷相比,墩子更像是一道经典的上海街。每到昏时分,昏暗街灯下,四溢飘散的香味总会如魔法般,把你引向弄堂拐角那个墩子摊边,然后和刚放学的小朋友、回家路上的上班族一起,掏出来买上一个,犒劳一下辛劳一日的自己。

虽是街点心,但墩子也可以做得十分考究,有时会在最上层放只小。炸熟出锅后,外形光闪亮,味道香脆可口。搁在锅里的丝网上,冒着气,透着扑鼻的香气。在那个年代,冬天里孩子们放学后若有零买上一个,用色的小心着、捧在里,因为很烫,还要不时换去拿,然后在小伙伴们羡慕眼光的注视下,边走边,真是无比活和享受的事情。

那些年我们过的点心

留存于舌尖上的味道,总有一些让人挥之不去。老上海的精美点心,又何止上文所述这几种?

南瓜

南瓜。每当一个新生命即将诞生时,它便是为孩子出生那一刻所特别准备的报喜点心。以南瓜和面粉做成的小圆,色泽金,看上去就特别喜庆。亲戚朋友们前来探望产妇新生儿时,家中长辈们会捧出这种小点心作为回礼,将喜悦的心情与众人分享

两面

两面。顾名思义,面条两面都要炸成金,因售价贵于其他同类点心,曾被称为面条中的皇帝。在上海小里,这可是高档货,有软硬之分。一种是用两面煎出来当中很软,一种则是炸,里面是脆的。两面上还有浇仁、青豆烧的浇,朝上面一盖,仁要上浆,浇要有卤汁。做两面的,不是一般的店,都是比较高档一些的点心店,像王家沙这种;两面的,也不是随随便便的人,所以两面比较讲究比较高档的一种点心。

馓子

馓子。这种香脆可口的细条状食物佐以红,是本地产妇月子时常的点心。与众不同的口感、便宜的价格,使它现在依然受到许多人青睐。麻馓子做法独特,用一个缸,把面粉弄得很细很细,盘在里面,用,伸进去一圈一圈牵好,牵好后,筷子拎着,放在里面氽大概两三秒钟后,再把它合起来,合起来棒子抽掉就好了。法也很独特,小孩子喜欢直接掰着,但产妇要用红胡椒粉泡,一冲,一两分钟,软掉了再,据说可以帮助消化

粽子

粽子。有句古话说得好,亭林馒祖传好,叶榭软糕张泽饺,庄行粽子呱呱叫。本地人自己粽子,会放很多,精混在一起。糯米先淘好沥干,再把倒下去,让它吸收了。粽叶上后,架起一口很大的锅烧,有时候要烧一个晚上,烧到里面的很酥了,咬上去都是,就像小时候的。端午节上一个,那个香啊,好,真是好

……

团圆圆,和和美美,不同风味的点心融汇在这个城市的饮食和文化传统中,那些承载着美好回忆和喷香老味道的上海点心,总能在不经意间提醒我们家的方向。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