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儿体适能|孩子的学习是一项全身运动,再不了解就晚了!

时间:2017-10-10 11:01:45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的生活正在被设置为“静态”模式。上课要坐好不能动;课间不能到操场上玩,只能在走廊里慢慢走;放学回家做作业、练琴,都要安静地坐着;周末上培训班,安静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不知道你有没有发现,越来越多的孩子生活正在被设置为“静态”模式

上课好不能动;课间不能到操场上,只能在走廊里走;放学回家做作业、练琴,都要安静地着;周末上培训班,安静地着……

孩子生活的大多数时间,几乎全部都是在安静的环境

但是,学习真的是这样的吗?

来自脑科学研究证明,

孩子学习

应该是一项全身的运动

幼儿扶着椅子摇摇晃晃地站起身来,或是拙地把调羹送到嘴里,我们往往会满怀欣喜地从中看到孩子的“学习”。

然而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学习”变得越来越狭义、严肃,似乎总是和“知识”、“理思考”联接在一起,而孩子们的摸滚打则统统被归入“”的阵营,站到了“学习”的对立面。

运动远不止动作发展本身

运动系统遍布我们全身,除了进行大肌运动的四肢和擅长精细运动指,语言的表达也有赖于部的口舌运动,每一处的运动都牵涉学习幼儿锻炼咀嚼运动,不仅是满足对食物的需求,也在为日后的口语学习准备

已有研究证实:在小学低年级阶段,青少年的精细动作能力与其学习活动之间存在密切联系,精细动作技能可以预测小学低年级的学业成绩,尤其是阅读数学成绩

这意味着,青少年的学习就渗透在幼儿园所进行的拼搭积木、捏泥塑形、绘画剪等操作游戏中,就隐藏在每日重复的穿衣叠被、用勺用筷等自我照料活动中。

只有大量、愉的操作体验,青少年的精细动作平才有机会得到充分的锻炼,不仅在当下不断建构与体验内容相关认知结构,更为未来的学习奠定必要条件

另一方面,“四肢发达、简单”曾是我们对运动员的刻板印象,也使大动作运动技能显得不那么“聪明”。然而神经学家Lay Giedd的研究发现,长期被视为“运动指挥中心”的小脑在协调思维过程和做出决策中同样起到了关键作用

不仅如此,运动还会让大脑“长大”。大脑生长身体发育一样需要营养身体锻炼就是大脑中产生新神经元的一种重要营养,当这种神经生成发生在大脑的海马结构体时,其对学习记忆有重大影响

运动学习的联接是参与式体验

动作运动对个体早期理发作用相关研究给我们提供了许多证据,其中重要的启示之一是,动作运动使个体得以与周围的物质世界与社会环境进行深入的互动,从而给个体带来大量新的经验,正是基于这些经验,青少年不断构建自己的知识世界。

这颠覆了我们对青少年学习观的认识

学习是个体的一种参与式体验,以及从体验中获得理解过程,这种参与大大超越了阅读教材、回答习题等传统的学习模式,而是需要全身心的卷入,对青少年来说,动作运动既是卷入学习过程本身,也是建立联系的重要段。

对青少年来说,有意义学习方式是“做中学”。从这个意义上说,身体活动是主动学习的助推剂。

学习“动”起来需要环境的呼应

大规模的追踪调研结果显示,从1985-2010年,我国学生的身体机能、身体素质的各项指标总体上都呈现出下降趋势。这与学生的运动机会减少有密切联系。

我们需要反思,在为青少年创设的学习环境中,是否给运动提供了足够的空间与机会?

除了物质环境,教师与家长则是让学习可以“动”起来的重要社会环境

我们已经看到,在小学的课堂上,青少年不仅仅是静学习,教师采用了更为丰富的教学策略让青少年有机会“动起来”学。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