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宝钢:寻找回家的路

时间:2017-10-09 03:00:29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寻找回家的路 小时候,妈妈叫我的时候喊的是:“快回家吧”;上学后,和同学们放学后想的是:“快到家了”;考上了大学,突然意识到:“快离家了”;后来到外地工作了,时时刻刻环绕在脑海中的
扫描关注公众号
寻找回家的路

小时候,妈妈叫我的时候喊的是:“回家吧”;上学后,和同学们放学后想的是:“到家了”;考上了大学,突然意识到:“离家了”;后来到外地工作了,时时刻刻环绕在脑海中的是:“想家了”;真的到了成家的时候,才开始意识到的是:“分家了”;等到有了孩子,这回真正明的是:“当家了”。年轻时的家其实是父母的家!终于有一天,父母远了,父母老了,父母走了……,从此,自己心中的那个“家”突然坍塌了,“家”在我心中成了一片茫茫的大海,也才真正体验到了“父母人生尚有来处,父母人生只剩归途”的苦楚之味,从此,“家”披上了新的面纱。

小时候,“父母在,不远游”;长大后,“少年壮志不言愁”;成人时,“好儿郎志在四方”;中年到,“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年老了,期待着“落叶归根”。杨振宁们不正是如此吗?但也有人并不能如此。所以,想家不分年龄、不分成败、不分远近;同样,国也不分地点、不分先后、不分多少。因为,“家”永远是无法切割的“国”;“国”永远是难以忘怀的“家”。如果这个“家”让你沉重了,你可以出去放松一下;如果这个“家”离你远了,你可以“常回家看看”;如果这个“家”让你选择移动了,你可以选择“四海为家”;如果这个“家”让你眷恋了,这个“家”将永远为你保留、回忆、安养..…!那么,“国”不也该如此吗?因为国家从小就驻扎在我的心田,你分开了,我却无法分离!

中国人向来以“家”为荣,以国为“家”。正所谓“国家有难、匹夫有责”,“生是国家的人,死是国家的鬼”。每个人都有成为“科学家、艺术家、企业家”的想,这也是对“家”的一种另类企盼。所以,“家”成了一个人联系社会的纽带,房子也就成了一个人拥有“家”的最真实写照。于是,中国人便有了以成名成家来光宗耀祖、衣锦还乡的追求,也有了“青山处处埋忠骨,何须马革裹尸还”的壮志豪情!

“我想有个家,可就是有人没有它”,这就是当今中国人对家的具体描述。同时,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对“家”的认知也正在从“实相”转化为“虚相”。“家”不仅只是一种物质化的象征,更是一种精神化的体现。比如,我应该是一个完整意义上有家的人,按照中国人对“家”的定义,我都有了。但我始终还在追寻另外一个家,即,“心灵的家”。于是,从武汉到沈阳,从沈阳到北京,从北京到上海,从上海到更遥远的地方……,有时候,“家”在孩子的电话里,有时候,“家”在妻子陪伴下,有时候,“家”在飞机座椅上,有时候,“家”在拖拉的行囊中……。

于是,我们对家的理解又上升到了一个新的维度。曾经以为是“背井离乡”,其实不过是换个工作;曾经认为是“远涉重洋”,其实不过是换个环境。以前,咸阳就是中国;接着,长安就是中国;之后,开封就是中国;后来,南京就是中国;现在,北京就是中国;未来,世界就是中国……。如果我们还是站在中国中国,何时才能实现中国?何时才能让中国屹立于世界之巅?

其实,“家”是每一个人一生难以释怀的情愫!比如京东集团的刘强东,他的原籍是江苏的宿迁,他的户籍应该改为北京了吧!但他并没有因为成了北京人而背叛了宿迁,相反,他为宿迁所做的事情以及对宿迁的牵挂甚至超过了一般的宿迁人!“小为家、中为国、大为球”!当互联网成为我们的灵魂,当人工智能成为我们的大脑、当虚拟现实成为我们的眼睛,我们曾经的“家”永远只离我们5厘米的距离。“地球”就是我们的“祖国”,世界就是我们的“家”。

可见,真正的“家”其实永远在我们的指尖上、目光下、机里、创想中……。于是,我毫不掩饰的说:“尽量让自己的心灵能够自由选择他们所向往的栖身之地,这才是一个“家”对于他的孩子们最大的宽容和恩赐”,我们把这样的“家”叫做“我家”!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