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岁女童上大学:那些天才孩子,后来怎么样了?

时间:2017-10-09 12:35:59 来源:作者:点击:

导读:月满则亏,水满则溢。育儿这件事,不就是讲究一个“度”字吗。万事都有它的节奏,急不得,催不得。照片中这个叫张易文的小女孩,她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4岁时便开始在家人开办
扫描关注公众号
月满则亏,满则溢。育儿这件事,不就是讲究一个“度”字吗。

万事都有它的节奏,急不得,催不得。

照片中这个叫张易文的小女孩,她没有上过幼儿园,没有接受过义务教育,4岁时便开始在家人开办的私塾学校,跟着父母学习语文数学英语课程。9岁的时候第一次参加高考,10岁第二次高考,以352分的成绩被商丘的一所专科学校录取。

像张易文这样的经历,刷微博的时候还看到过一例:14年前,北大毕业的硕士袁鸿林在老家办私塾,女儿袁小逸是他的第一位学生。袁鸿林曾经对女儿的规划是:3岁早教,9岁小学毕业,16岁大学毕业,19岁硕士毕业,21岁博士毕业。当然,这个孩子也不负众望,虽然一天义务教育都没接受过,如今18岁的她专升本的考试只剩最后一门了。

乍一听,这都是当之无愧的“别人家的孩子”,人生按了加速键,开挂的节奏。只是看到这样的报道,我却高兴不起来,甚至隐约地有点担心起了这两个孩子孩子是不是必须要参加义务教育,私认为只是一种选择。但真正的问题是这两位父亲意识孩子只是自己的附属物和工具,根本不是作为一个独立个体存在的。

张易文15岁研究生毕业,袁小逸21岁博士毕业……这些甚至都不是个例。但是,这真的是好事吗?还是家长假借新教育之名,对孩子控制之实呢?

小易文的爸爸对媒体说:“教育就是‘早好省’,我改变不了现状,只能改变自己的子女。”

“大专期间写出一两篇有科研价值的论文,以便申请破格参加研究考试。如果不行,就考试升本,之后在国内读研,再出国读博,最后从事科研工作。”

这些话里,充满了浓浓的控制欲:自己做不到的“完美”人生,转嫁到孩子身上,让他们代替自己做到,自己改变不了现状,无法掌控外界,就去控制自己的子女。这两位父亲都不明人生,是孩子自己的。作为父母,我们既没有权利,也没有能力设计他们的未来。

心理学大师海灵格说:幸福家庭,都有一个共同点:家里没有控制欲很强的人。”

播剧《那年开月正圆》中吴、胡两家都是当地名门望族,富甲一方,两家儿女从小也情相投,青梅竹马。但细究却发现,两家家长教育孩子上有着极为相似的一点,那就是对孩子”得太满。吴蔚文是个做生意的能,但同时也是个独断专行的家长,在他的强势下,妻子懦弱无能,儿子也唯父命是从,妥妥地被强势的老爹养成了——“爸宝男”。

剧中的吴聘虽好,但身上却少了年轻人的鲜活之气,多了一层“奴”:做生意一字一板,循规蹈矩,不越雷池半步。听惯了父母之命的他,就连娶妻这样的大事,自己都不能做主。

胡志存也是个很孩子的人,把女儿胡咏梅教育得知达理、落落大方,活脱脱的一大家闺秀风范。只是关心则乱,正是因为胡老板太女儿了,他才会轻易被歹人利用,轻信他人挑拨,不让女儿嫁给她心吴聘。一句“我都是为你好” ,葬送了女儿一生的幸福

月满则亏,父母得太满,孩子也是另外一种形式伤害

吴聘、胡咏梅这样的孩子,自打娘胎里出来,父母就为他们扫清了人生路上的一切障碍,只是这样的孩子,缺少社会阅历跟历练,不懂得的复杂,长大后一旦走入社会,没有了父母的庇护,也是会亏上当的,而有一些天才孩子更是如此,由于父母过强的占有欲,常常离开了父母的庇护,便融入不了集体,适应不了社会。而有些事总要自己独自面对。

《小别离》中的朵朵原来是个巧的孩子,只是因为初三考试成绩下滑到了一百名以下,妈妈便开始加大她的作业量,这使得朵朵疲惫不堪,甚至都能睡着。

在他们家,成绩成了不可跨越的“原则问题”,有一次考试,她只考了84.5分,0.5分之差就让她心心念的旅游了。童文洁对朵朵的近乎变态,她不允许别人对朵朵的成长做出任何干预,想牢牢的把女儿掌控在自己里。当她在电话里听到朵朵的爷爷奶奶在帮她准备出国的事情,她几近崩溃,情绪激动的说:有什么事找我商量,我是亲妈。

弗洛伊德说过,人的一生总是在弥补童年的缺失。

童文洁在童年的时候,因为地震父母离开了她,她无意识的把自己对父母的渴望转嫁到了对朵朵的控制依赖上。童文洁这种强烈的控制欲,却让朵朵感到窒息,从而产生逆反心理。母女俩的关系一度恶化到了剑拔弩张的地步。有次,朵朵甚至朝妈妈吼出:

“你就别认我这个女儿!”

积极心理治疗在关于“什么”有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理论。其创始人佩塞施基安提出是由诸多侧面所体现出来的。但是总的来说,家长孩子可以分为两个部分:关系规矩

关系父母孩子0-3岁时主要给予的,它通过父母孩子关系呈现给孩子规矩父母孩子3岁以后主要给予的,它通过父母教育呈现给孩子

心理学家认为,这两种都需要以适度的原则给予孩子,过分的给予就会变成一种控制,进而对孩子生活造成较大的影响

孩子父母之间,理解本来应该是平等的、相互的,而不是控制依赖

纪伯伦说过,你的儿女不是你的儿女,他们是生命对自身渴望所产生的儿女,他们经由你出生,但不是从你而来,虽然在你身旁,却不属于你。因为他们有自己的思想,蔽护他们的身体,而不是他们的灵魂。家长能为孩子做的最好的事,就是放,不该是对亲密关系的绑架,放不等于失去;紧紧握住的,才让人难以呼吸

父亲就是个控制欲极强的人,曾经对我的管教非常严格。我们的关系,一个像放风筝的人,一个像是天上飞的风筝,他拼命拽着线,生怕风筝飘到视线以外,我使劲往前飞,想要挣脱束缚我的线。生活中往往是,他指东,我就打西。中考,他说考中专,我报高中;高考,他做主填师范,我愤而去复读;大学毕业,他说回家乡考事业编,我留在省城不肯回……

而最近几年,他却变得开明了许多,不再去干涉我的选择,我们的关系反而变得比以前亲密了许多。现在,有什么事情我反而更乐意去征询他的意见

诺埃尔·詹尼斯·诺顿认为:孩子天生就有独立的驱动。

当他们自力更生,就会自信,感觉自己有能力掌控自己的生活。若父母一直替他们做事,或者替他们做决定孩子不但没机会学会相信自己,还会产生依赖心理,更难以形成独立的人格。每一个妈宝男、巨的背后,都有一对强势的父母,他们因为害怕孩子苦,而替孩子做很多决定

这种家庭环境下长大的孩子,哪怕已经成年,但心理上却还没有断奶。那么父母应该怎样做,才能跟孩子保持一个舒适的距离,不过度介入孩子人生呢?

首先,请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个体

高晓松的女儿zoe在很小的时候就像个大人般,拥有家庭事务投票权,还是个心的和事老,能劝阻姥姥姥爷吵架、安慰失恋的小姨,还能给妈妈做摄影师。更难能可贵的是,还能独自往返十里外的幼儿园。高晓松说,要给予孩子应有的民主,让孩子充分行使自己的权利,他还认为,孩子也要充分争取自己的自由权。

你若能尝试把孩子当作平等的人去对话、去交流你越会发现,他地成为了一个有思想、有分寸、有主见的“小大人”。

其次,要信任孩子相信孩子能力为自己负责

美国心理学家桑代克曾经做过一个经典实验——“饿逃出迷笼实验”,他将饿禁闭于迷笼之内,笼子外放了一条可以用抓绳或按钮等三种不同动作逃出笼外获得食物。开始这只饿只是盲目地乱撞乱叫,东抓西咬,终于,有次它偶然碰到踏板,逃出笼子,到了。多次实验后,这只饿的无效动作越来越少,直至最后一进迷笼,它就去按动踏板,打开笼子食物

桑代克认为是在进行“尝试错误”的学习,他认为这一过程也同样适用人类学习其实我们的孩子有时候就像这只饿当他们试探着去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的时候,我们要做的不是阻止,而是给孩子尝试跟试错的机会,要信任孩子,相信他有能力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最后,舍得放

马丁布伯说:当我在关系放下了所有的期待和设想,不再将你视为我的目标或实现目标的对象,我就可能在某一瞬间与全然的‘你’相遇。

教育本质父母的一段自我修行,育儿先育己。不需要多复杂,学着放,是父母孩子最好的大人应该控制的是自己那颗放不下的心,而不是孩子。我们该努力做的就是做好自己,你先成长为最好的父母,他才能成为最好的孩子

至于那双温暖的孩子需要的时候伸出来也不迟。

作者:青未了,自由撰稿人,儿童心理研究者,专注情感家庭育儿成长话题,愿倾毕生所长,写温情走心的文字

关于父母如何如何引导孩子独立,您哪些看法?在留言区里聊一聊吧。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