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去凉来,明天就是立秋,大家的习俗都吃什么呢?

时间:2018-08-06 15:51:25 来源:Mister Tuna作者:立秋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天的开始。季是天气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季节季的第一个节气

那么,习俗什么呢?

社、咬膘五八门各地习俗大比拼,作为夏天最重要的节气,“膘”可是老习俗了。

01

江苏各地都有西瓜习俗,称为啃。而这天,也往往是这一年最后一次西瓜——人们觉得后,早晚天气变凉,凉的东西会对肠胃产生影响,因此后就不再西瓜

02

大人孩子都要桃,每人一个,完把核留起来。等到除夕这天,把桃核丢进火炉中烧成灰烬,人们认为这样就可以免除一年的瘟疫。

03

在金华市民的心里,西瓜清凉糕是必不可少的传统习俗。何为清凉糕?就是用番薯淀粉熬成羹状,倒在碗里。待第二天早上,结成一整块。远看似一块圆润剔透的玉,然后切成小块,撒上、薄荷,清凉爽口、酸甜开胃

04

节气台湾龙眼的盛产期。人们相信了龙眼,子孙会做大官,而且龙眼又称为“福圆”,所以有俗谚:食福圆生子生孙中状元。

05

茄子的民俗出自明朝的一个传说。传说明朝大将徐达打下元大都北平府之后,大将常遇春下有个兵,偷了农民的一个香瓜。常遇春治兵非常严格,要把偷瓜的那个兵处以死刑。这时,农民出来了,说元大都有习俗拾瓜不算偷。常玉春听到这话,就赦免了那个兵。没料到,一说拾瓜者无罪,其他士兵都开始抢瓜。为了犒劳士兵,常遇春找到了膘的替代品——之中唯一有感和味的茄子。于是,茄子的民俗也就流传了下来。

06

山东莱西地区流行“渣”,一种用豆末和青做成的小豆腐,并有“的渣,大人孩子不呕也不拉”的俗语。天是胃肠道疾病的高发期,很多地区的民俗带有治病和祈求一年健康寓意。四川、山东是这一类民俗的典型代表

07

每年,按照老北京习俗食,即“膘”。京城一些老字号食柜台前,选购食制品的顾客就会排起了长队。一旦,虽仍然很,而人们的身上再无湿粘不适之感,毕竟凉爽的要到了。于是就开始萌发了要做点好的想法,以补偿入夏以来的亏空,什么呢?最解馋的是炖!用办法夏天身上掉的膘重新补回来,所以叫“膘”。

08

此外,这天,在我国其他地区还有桃子习俗平,补气虚,有安神养心的功能。不伤脾胃幼儿孕妇产妇、病人等都适合,但不宜多,每天1~2个比较合适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