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东文化之一碗烩菜

时间:2017-11-08 23:21:53 来源:青灯与我作者:大厨点击:

导读:河东文化之一碗烩菜2017-11-08 22:48 来源:青灯与我常年奔波在外,总免不了思念家乡。乡情是什么?我觉得它应该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
扫描关注公众号

常年奔波在外,总免不了思念家乡。

乡情什么?我觉得它应该是每一个漂泊在外的人内心浓浓的思乡情结。每个人心里的乡情可能都不太一样,它可能是家中老父亲脸上深深的皱纹,可能是一段老戏,也可能是一句家乡话,甚至是村口一段曲曲弯弯的小路……

而我的乡情,却是老家一碗滋味十足的烩

在我们那里又叫熬。说它普通,是因为家家户户都能到,说它是乡情,大概是由于它的滋味早已渗透在了我心的缘故吧!

我的家乡位于河岸边,与陕西交界,或许是地理位置的缘故,这里的生活习俗颇具秦汉古风:说话声高且粗,碗大如,味道重酸,馍馍用大笼屉蒸,做烩,也一定要大海子锅,用柴火烧大火熬炖才有味道。

在我们乡下,烩不比酒席上的“硬”,却是人见人,尤其是过红喜事的时候,做烩时的那份,那独有的香味,可称得上乡下一道别致的风景。

过红喜事,街坊四邻都要来帮忙,到了的时候,男女老少人一碗烩,两个蒸馍,便是极大的满足。

做烩人多才。这边大婶子小媳妇说说、嘻嘻哈哈择葱剥蒜,围着大案板切葱、切蒜片、剁姜,然后在盘子里整齐码放。香、菠鲜嫩碧绿,干椒红红艳艳,成捆红薯粉条大盆里温泡软,将整棵整棵的切成一寸见方的块状,嫩豆腐、大块五要切成均匀的薄片在大盘里码放停当。那边一米来高的土灶上笼屉气升腾,馍馍的香味直往人的鼻子里钻。另一个土灶上蓝汪汪的火苗蹿得老高,锅里香四溢,却是在炸豆腐。一片片雪豆腐滑入锅,顿见滚沸,在大厨的忙碌下,眼看着一片片豆腐变得金酥,即刻捞起,放凉后要斜着切薄片。

一切准备妥当,接下来就看大厨的段。众人围观下,但见气定神闲的大厨土灶旁站立,执炒勺,把倾入大锅里,青烟缭绕间香起来了——大厨在做烩的时候放调料最为气派:大把的椒投入里炸香控出,大盘五片即刻倒进翻炒,葱、蒜片、姜末、大把干椒依次放入,再加细,炒勺颠簸翻炒间,那片顿见金亮,扑鼻的香令众人直把往肚里咽。

片半熟,几瓢浇下,锅盖盖上,片开始在锅里焖炖,诸般调料滋味地都融进里了。稍顷,片已熟。大厨一声令下,锅内加足,旁边大婶忙着将一盘盘的豆腐、炸豆腐片、泡软的粉条依次放入,大勺翻搅。大厨尝了尝的咸淡,摇摇似乎不太满意,又加胡椒粉,然后盖上大锅盖接着炖……

不多时,已经有烩的香味溢出,就连院里的小也在绕着土灶欢地打转,急的人等得不耐烦,一连声地催:“行了吧?行了吧?能了吧?饥得不行啦!”

大厨却耐得住子,呵呵道:“好不怕晚!等会你多一碗!”众人都

间大厨掀起锅盖,大盘鲜嫩的菠段这才放入——菠放早了会不脆爽。众人望去,但见腾腾一大锅烩滚沸,豆腐,菠碧绿,椒红艳,炸豆腐片金诱人,粉条、软而不烂,汁浓郁。众人举着碗纷纷围了上来,大厨吩咐一声:“甭急!子面!”

这最后的子是烩中万万不可缺少的点睛之笔!旁边大婶早把红殷殷的子面递了过来——子面是庄户人自己地里采摘回来的红椒,晒得干透,在重的石臼子里一下一下捣出来,而不,味道最是纯正。但见大厨将子面均匀地撒在烩上,然后炒瓢上火,添,眼见沸了,大厨抄起炒瓢大喝一声:“离远点!来啦!”

说话间一瓢“滋啦——”一声迅速浇在子面上,红通通的子面顿时青烟腾起,满锅香喷喷泛起无数细小的泡泡,欢地“滋滋”作响,再撒上一把碧绿碧绿的香……

这一刻啊,农家院子沸腾了,烩的香味和着子特有的浓香浸透了整个院落,就连空气中似乎也弥漫着欢乐的味道!

了!土灶上笼屉的蒸馍雪暄软,腾腾的烩大碗盛起,欢声语间,农家香已是染醉了人们的心田……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