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城烤薯教给你怎么防御甘薯黑斑病

时间:2018-02-03 16:06:00 来源:源立方网络科技作者:甘薯点击:

导读:泉城烤薯教给你怎么防御甘薯黑斑病2018-02-03 15:49 来源:源立方网络科技一、分布与危害甘薯黑斑病又名黑疤病,俗名黑疔,黑疮等,
扫描关注公众号

一、分布与危害

甘薯斑病又名疤病,俗名疔,疮等,在世界各甘薯产区均有发生。1937年由日本鹿儿岛传入我国辽宁省盖县,逐渐自北向南蔓延危害,现有26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相继报道过该病害的发生和危害,在华北、淮海流域、长江流域、南方夏、薯区发生较重,是我国薯区发生普遍且危害严重的甘薯病害。每年由该病造成的产生栖失约5%-10%,危害严重时造成的损失为20%-50%,甚至更高。此外,病薯可产生甘薯可产生甘薯疱毋酮(ipomeamarone)等呋喃萜类有毒物物质,人和家畜食用后,可引起中毒,甚至死亡;用病著作发酵原料时,会毒害酵母菌和化酶菌,延缓发酵过程,降低酒精产量和质量

二、症状

甘薯病菌(CeratocystisfimbriatEllis HtHalsted)属于子囊菌亚门核菌纲球壳菌目长喙壳科长喙壳菌屈。斑病在甘薯苗期、生长期和贮藏期均可发生,主要为害薯苗、薯块,引起烂、死苗、烂窖。症状特征分述如下:

1. 苗期

如种薯或苗带菌,种薯萌芽后,苗地下嫩部分最易受到侵染。发病初期,幼芽地下基部出现平滑稍凹陷的小点或斑。随后逐渐纵向扩大至3-5mm,发病重时环绕薯苗基部,呈状,地上部叶片变生长不旺,病斑多时幼苗可卷缩。当温度适宜时,病斑上可产生灰色霉状物。

2. 生长

病苗栽插后,1-2周即可显现症状表现基部叶片发、脱落,蔓不伸长,根部腐烂,只残存纤维状的维管束,秧苗枯死,成缺苗断垄。

薯蔓上的病斑可蔓延到新结的薯块上,以收获前后染病较多,病斑多发生于虫咬、鼠咬、裂皮或其他损伤的伤口处。病斑色至褐色,圆形或不规则形,轮廓清晰,中央稍凹陷,病斑扩展时,中部变为粗糙,生有刺毛状物。病层组织呈色,薯有苦味。

3. 贮藏期

贮藏期薯块感病,病斑多发生在伤口和根眼上,初为豆小点,逐渐扩大成圆形或不规则形病斑,贮藏后期,病斑深入达2-3cm,薯呈暗褐色,味苦。温湿度适宜时病斑上可产生灰色霉状物或散生色刺状物,由于斑病的侵染,使其他真菌和细菌病害并发,引起各种腐烂。

三、侵染与流行规律

甘薯病菌主要以厚垣孢子、子囊孢子和菌丝体在贮藏病著、大田、苗土壤及粪肥中越冬,成为翌年发病的主要侵染源。病薯病苗是病害近距离及远距离传播的主要途径。

甘薯斑病的流行发生的轻重与温度、湿度、土质、耕作制度、甘薯品种和种薯伤口及虫鼠危害状况等有密切关系

1. 温度、湿度

甘薯受病菌侵染后,土温15-35℃均可发病,最适温度为25℃。甘薯贮藏期间.最适发病温度为23~27℃,10~14℃时发病较轻,15℃以上有利于发病,35℃以上病情受抑制。贮藏初期,薯块呼吸强度大,散发分多.如果通风不良,高于20℃的温度持续2周以上,则病害迅速蔓延。

病害的发生与土壤含量有关。含量在14%-60%时,病害随湿度的增加而加重;超过60%,又随湿度的增加而发病减轻,但在14%-100%,均能发病。生长期土壤湿度大,有利于病害发展,如地势低洼潮湿、土质重的地块发病重;地势高、土质疏松的地块发病轻。生长前期干旱,而后期雨多,引起薯块生理破裂者,发病重。

2. 伤口

伤口病菌侵入的主要途径。在收获和运输过程受伤多或鼠害、虫害严重造成大量伤口的薯块,斑病发生重。

3. 耕作制度

由于病菌能通过土壤肥料等传播,且病菌在田间土壤能存活较长时司,因此连作田块病害发生较重。而且春薯发病比夏薯和薯重。

四、防治技术

甘薯斑病为害期长,病源来源广,传播途径多。因此,对于斑病的防治应采用以繁殖无病种薯为基础,培育无病壮苗为中心,安全贮藏为保证防治策略。实行以农业防治为主,防治为辅的综合防治措施,狠抓贮藏、育苗、大田防病和建立无病留种田4个环节,才能收到理想的防治效果

1. 铲除和塞菌源

严格控制病薯和病苗的传入和传出是防止斑病蔓延的重要环节,生产中必须千方百计杜绝种苗传病,以铲除和塞菌源。

做好“三查”(查病薯不上、查病苗不下地、查病薯不入窖)、三防(防引进病薯病苗、防调出病薯病苗、防病薯病苗在本地区流动)工作。严禁从病区调进种薯种苗,在薯块出窑、育苗、栽植、收获、晒干、复收、耕地等农事活动中,都要严格把关,彻底检除病残体,集中焚烧或深埋。对采苗圃和留种地要注意轮作换茬。

2. 建立无病留种田

建立无病留种田、繁殖无病种薯,是防治甘薯斑病的有效措施。由于斑病传染途径多,因此建立无病留种田要做到苗净、地净、肥并做好防治地下害虫的工作,从各方面防止病菌侵染为害。

3. 培育无病壮苗

培育无病壮苗是综合防治的中心环节。主要措施如下。

浸种

浸种的技术要领是:第一,要精选种薯,剔除病、烂、冻的薯块。第二,选出的健薯先用温洗去泥土,可消除因伤、表面张力造成的泡,以利种薯受匀透,提高杀菌效力,且能洗掉粘附的病菌孢子。第三,种薯放入筐后,将温调到56-58℃时移筐浸入,然后维持温在51-54℃,浸种10分钟,要浸过薯面,筐要上下提动,使薯块受均匀。

刑浸种

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200倍稀释液浸种10分钟,防病效果达90%-100%。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300-500倍稀释液浸蘸薯苗,防治效果亦良好。在菌量大的情况下,防治效果仍很显著,兼有治疗保护作用。此外,用50%多菌灵可湿粉剂500-800倍液浸种2-5分钟,也有良好的防病效果

高温育苗

高温育苗是在育苗时把苗温度提高到35-38℃,保持4天,以促进伤口愈合,控制病菌侵入。此后苗温度降至28-32℃,出苗后保持苗温度在25-28℃,并可促使早出苗,提高出苗率。

4. 推广高剪苗技术

由于种薯或苗土壤中常常携带斑病、根腐病及线虫病等病原,病原物会缓向薯苗侵染,高剪苗能尽可能地避免薯苗携带病原菌。原因是病原物的移动速度低于薯芽的生长速度,病原物大部分滞留在基部附近,上部薯苗带病的可能比较小。

5. 栽前种苗处理

将种苗捆成小把,用70%甲基硫菌灵可湿粉剂800-1000倍液浸苗5分钟,或50%多菌灵可湿粉剂2500-3000倍液浸苗2-3分钟,具有较好的消毒防病作用

6. 安全贮藏

甘薯贮藏期菌源主要来自田间带病带菌薯块,或由于工具污染和旧薯窖菌,这些病菌通过收刨和运输过程造成的伤口侵入为害。因此,要做到安全贮藏,必须抓好入窖前和入窖后的各个环节。主要措施如下:

适时收获

务必在霜冻前选择晴天收获,并尽可能避免薯块受伤,咸少感染机会。在入窖前严格剔除病薯和伤薯。

旧窖消毒

种薯入窖前,旧窖要去土见新或打扫干净,铲除菌源。种薯入窖前,可对薯窖按30-40L/m³的用量喷施1%福尔马林液,并密闭3-4天。也可采用熏蒸法对种薯消毒,即按每100kg鲜薯使用乙蒜素(抗菌剂402)有效成分10~14g,加1~1.5kg,混匀后喷洒在一层稻壳上,然后再加一层未喷的稻或谷,上面放薯块,再用麻袋等物盖在薯块上面并密闭,熏蒸3-4天后敞窖。

薯窖管理

因地制宜推广大屋窖高温处理,促使薯块愈伤组织形成。愈伤组织形成的温度、湿度和通气条件有关。在高温、高湿和氧气重组的情况下,愈伤组织形成,反之则。防病愈合的最适温度为34~37℃,在加温过程中必然要经过适宜病菌繁殖的温度(20~30℃),如果在此温度范围内滞留时间过长,不仅容易引起甘薯斑病等病害的发展,还会促进薯块发芽。窖温不能超过40℃,否则会因高温发生烂窖事故。因此,尽量争取在薯块进窖后15~20小时内将窖温升到34~37℃,并保持4天。高温愈合后尽使窖温降至12~15℃,但窑内温度不能低于9℃,否则容易造成冻害。

7. 选育抗病品种

在甘薯斑病的防治方法中,选育抗病品种是最为经济有效的防治段。甘薯品种间抗斑病差异很大,要因地制宜地引进与推广适合当地情况的抗病品种。近年来全国各地育成的抗病品种有:苏薯9号、徐薯23、渝苏303、苏渝76、苏渝153、鄂薯2号、冀薯99、烟薯18,烟紫薯1号、鲁薯7号等。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