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神药在治病中的特殊作用,不可不察也!

时间:2018-02-12 23:04:53 来源:中西汇通作者:安神点击:

导读:安神药在治病中的特殊作用,不可不察也!2018-02-12 22:49 来源:中西汇通凡以安神定志、治疗心神不宁病症为主要功效的药物,称为安
扫描关注公众号

凡以安神定志、治疗心神不宁病症为主要功效物,称为安神。心藏神,肝藏魂,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与心肝的功能状态密切相关,安神主人心、肝经,具有养心安神之效。

不寐,现代医学称为失眠,临上多数抑郁症、焦虑症等患者常伴失眠失眠者因腑功能紊乱,气亏虚,阴阳失调,导致睡眠时间、深度不足,症情轻重不一,轻者人睡困难,或寤而不寐,时寐时醒,或醒后不能再寐,重者可彻夜不寐。笔者经临不断探索,总结出“气、痰、虚、瘀”四纲辨证,即:气常贯穿在失眠发展早期阶段治疗应采用疏肝理气配伍解郁安神;“百病多由痰作祟”,痰是疾病发展中期阶段重要病理因素治疗当化痰利湿配伍化痰安神疾病发展的末期阶段,常伴有“瘀”或“虚”的症状,“久病致虚”“久病多瘀”,治疗当补益气配合养安神、补气安神或活化瘀配合化瘀安神。

上笔者运用安神治疗失眠症,形成自成一体的学术思想和临经验。如因火所致者,则应清心泻火、清肝泻火,配合清心安神;因痰所致者,则配合化痰安神;虚证心神不安者,应选用养心安神虚阴亏者,须配伍补、养阴;心脾两虚者,则与补益心脾配伍;心肾不交者,又宜滋阴降火,交通心肾,配合养阴安神;瘀所致者,则应通行脉,祛瘀止,配合化瘀安神;实证心神不宁者,则需配合重镇安神。

1 临

1.1 解郁安神

1.1.1 合欢皮

合欢皮解郁安神,活消肿,微香主散,长于疏解肝郁而除烦,为悦心安神要。常用于情志不遂、忿怒忧郁、烦躁失眠、心神不宁等症,能使五和、心志欢悦,以收安神解郁之效,《神农本经》谓其“主安五。立心志,令人欢乐无忧”。

1.1.2 合欢

合欢为合欢树的蕾。功效:解郁安神。微香善散,善解心郁,理肝气而安心神,适用于虚烦不眠、抑郁不舒、健忘等症。《饮片新参》谓其“调和心志,开胃,理气解郁,治不眠”。

1.1.3 郁 金

郁金始载于《论》,长于行气解郁,配伍合欢皮、远志可解郁清心、活祛瘀,治疗痰浊上蒙心窍、心神不安、失眠健忘等症。

1.2 化痰安神

1.2.1 远 志

远志安神益智,祛痰开窍,消散痈肿。远志既能开心气而宁心安神,又能通肾气而强志不忘,为交通心肾、安定神志、益志强识之佳品;亦能祛痰涎,利心窍,常治心肾不交之心神不宁、失眠等症。《神农本经》日:“主咳逆伤中,补不足,除邪气,利九窍,益智慧,耳目聪明,不忘,强志,倍力。”《品论》日:“治心神健忘,安魂魄⋯⋯ 主邪。”《品化义》日:“远一志,味辛重大雄,人心开窍,宣散之。凡痰涎伏心,壅塞心窍,致心气实,为昏聩神呆、语言蹇涩,为睡卧不宁,为恍惚惊怖,为健忘,为魇,为d,JL客忤,暂以豁痰利窍,使心气开通,则神昏自宁也。”

1.2.2 石菖蒲

石菖蒲辛开苦温通,芳香走窜,具有化湿、豁痰、辟浊之效,可开心窍、益心智、安心神,与远志、茯苓相配伍,治湿浊蒙蔽、晕、健忘等症。《名医别录》谓其“聪耳明目,益心智,高志不老”。现代研究表明:石菖蒲煎剂、挥发有镇静作用和抗惊厥作用

1.3 养安神

1.3.1 酸枣仁

《神农本经》日:“主心烦不得眠。”被列为上品。《名医别录》日:“主心烦不得眠⋯⋯ 虚汗,烦渴,补中,益肝气,坚筋骨,助阴气。”酸枣仁善解肝郁,为悦心安神要,适用于情志不遂、忿怒忧郁、烦躁失眠、心神不宁等症,能使五和、心志欢悦,以收安神解郁之效。酸枣仁治疗失眠有独到的作用,疗效十分显著,被誉为“东方睡果”。肝藏主魂,肝气不畅则气不调,则心神不宁。酸枣仁与清相配伍,配合针灸及生物反馈等综合治疗,对睡眠障碍、失眠治疗效果显著。

1.3.2 夜交藤

夜交藤又名首乌藤、赤葛。功效:养安神,祛风通络。夜交藤能够补养阴,养心安神,适用于阴虚少之失眠、心神不宁、晕目眩等症,《本正义》载其“治夜少安寐”。

1.4 补气安神

1.4.1 茯 苓

茯苓利渗湿,健脾,宁心⋯ 。《神农本经》日:“主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心下结,寒,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Et华子本》曰:“补五劳七伤,安胎,暖膝,开心益智,止健忘。”本品益心脾而宁心安神,常用治心脾两虚,气不足之心悸、失眠。若心气虚,心不藏神,惊恐而不安卧者,常同人参、龙齿、远志配伍运用。

1.5 化瘀安神

1.5.1 丹 参

丹参活调经,祛瘀止,凉消痈,除烦安神。《滇南本》日:“补心定志,安神宁心。治健忘怔忡,惊悸不寐。”《Et华子本》日:“养定志,通理关节。”本品人心经,既能清,又可除烦安神,既能活又能养以安神定志。

1.5.2 川 芎

川芎活行气,祛风止。本品辛散温通,既能活化瘀,又能行气止,为中之气,具有通达气功效。若心脉瘀阻,配伍丹参,桂枝;若肝郁气滞,配伍柴胡、香附,如柴胡疏肝散;若肝瘀阻,配伍桃仁、红,如府逐瘀

1.6 养阴安神

1.6.1 百 合

百合具有养阴润、清心安神的功效,可用于治疗阴虚有失眠、心悸 ]。《日华子本》日:“安心,定胆,益志,养五。”《本纲目拾遗》日:“清痰火,补虚损。”本品既能养心之阴,又能清心,还具有一定的安神作用,常与生地、知母等养阴清之品同用。

1.6.2 麦 冬

麦冬养阴润,益胃生津,清心除烦。《日华子本》日:“治五劳七伤,安魂定魄。”本品养心阴,清心,略有除烦安神作用,可与酸枣仁、柏子仁等养阴安神之品配伍,治心阴虚有之心烦、失眠健忘等症。宜与连、生地等清心凉养阴之品同用,治伤心营、神烦少寐者。

1.7 清心安神

1.7.1

连泻火解毒,尤善清泻心经实火,可用于治疗神昏、心烦不寐、吐衄。常配伍芩、柏、栀子,泄三焦盛,高烦躁之不寐。《珍珠囊》谓其“泻心火”。

1.7.2 栀子

栀子泻火除烦,清利湿,凉解毒。本品苦寒清降,能清泻三焦火邪、泻心火而除烦,为治疗病心烦、躁扰不宁之要。《医学启源》日:“栀子疗心经客,除烦躁,去上焦虚。”

1.8 宁心安神

1.8.1 五味子

五味子收敛固涩,益气生津,补气宁心。《医林慕要》日:“宁神,除烦渴,止衄,安寐。”本品既能补益心肾,又能宁心安神,治疗亏损、心神失养或心肾不交之虚烦心悸、失眠

1.9 重镇安神

1.9.1 牡 蛎

牡蛎重镇安神,平肝潜阳,软坚散结,收敛固涩。本品质重能镇,有安神之功效,用于治疗心神不安、惊悸怔忡、失眠等症。常与龙骨相须为用,如桂枝甘龙骨牡蛎

1.9.2 珍珠母

珍珠母平肝潜阳,清肝明目,镇惊安神。《饮片新参》日:“平肝潜阳,安神魄。”本品质重人心经,有镇惊安神之效,治疗心悸失眠、心神不宁。

1.9.3 琥珀

琥珀镇惊安神,活散瘀,利尿通淋。本品人心、肝二经,质重而镇,安神定魂魄,主治心神不宁、心悸不安、失眠、多健忘等症。《名医别录》日:“安五,定魂魄,消瘀,通五淋。”《本拾遗》日:“止,生肌,合金疮。”琥珀定心神,治疗亏虚、惊悸怔忡、夜卧不安。常与酸枣仁、人参、当归等同用,如琥珀养心丸。

2 小 结

笔者临证治疗失眠症运用安神时,遵循辨证论治的思想,形成“气、痰、瘀、虚”的四纲辨证思想。气是疾病早期的病机所在,治疗应疏肝理气;“怪病多痰,变幻百端”,痰是疾病发展中期的致病因素治疗当化痰利湿;“久病多虚”“久病多瘀”,瘀、虚是疾病发展末期的症状治疗当活化瘀或补益气

根据病因病机不同选择适当的安神,以尽之能,并作相应的配伍。如肝郁气滞患者,应以疏肝郁、调畅气机、怡情易为基本原则,以逍遥散散为代表方,配伍解郁安神合欢皮、合欢、郁金;阴虚少者,应以安神助眠生气为基本原则,以酸枣仁代表方,配伍养安神柏子仁、夜交藤;痰湿中阻者,应以化痰利湿为基本原则,以温胆代表方,配伍化痰安神远志、石菖蒲;阴虚发者,应以养阴生津、滋阴清为基本原则,以麦门冬代表方,并配伍养阴安神百合;心火亢盛者,应以清心泻火除烦为基本原则,以连解毒代表方,选取清心安神的连、栀子;心烦惊悸者,应以宁心安神为原则;气滞瘀者,应以活化瘀、理气止为基本原则,以府逐瘀代表方,配伍丹参等活化瘀;心火亢盛、阴不足者,应以清养阴、重镇安神为基本原则,以珍珠母丸为代表方,配伍重镇安神牡蛎。适当调整剂量和配伍,方可取得良好疗效。

此外,安神的临合理运用,对于提高中医疗效,具有重要意义。在运用安神治疗失眠的同时,医者还应注重疏导患者的思想,以提高患者自信心,争取患者的配合,有助于用疗效的提高。随着科技和中医学的现代化发展,精选安神类天然材,组成治疗失眠症的方剂,可以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眩晕、乏力症状,减轻患者焦虑抑郁记忆下降、神经衰弱等伴随症状,且无毒作用依赖,对于帮助患者恢复健康睡眠起到重要的作用,是今后发展的趋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