徽馆传统菜肴——沙地马蹄鳖

时间:2018-06-29 16:16:22 来源:供琼碗作者:甲鱼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此道香气扑鼻,醇胶浓

裙边滑润,酥烂鲜香

民谣道:

清见沙底,腹无淤泥,

厚背隆起,大小似马蹄。”

故称此为沙地马蹄鳖。

做法

此种鳖烹调时很有讲究,一般与火及火骨同炖。

1、马蹄鳖宰杀后,去内、整鳖放在砂锅内;因馬蹄鱉不大,故不斩成小块。

2、置木炭炉火上,先旺火烧开,后放冰,在微火上炖1小时左右;

3、然后取火切成片,在甲上摆成图案,连砂锅端上桌。

此道香气扑鼻,醇胶浓,裙边滑润,原汁原味,酥烂鲜香,充分体现了徽的风味。

除清炖外,还可以红烧,红烧甲也叫红烧元

红烧甲讲究火功,有旺火急烧、文火久烧等烧法,这种“红烧老鳖”看起来形色未变,呼之欲出,起来透烂无渣。

品由来

鳖,学名甲,又名元,系动物生活中,形状有点像龟,但背甲上有软皮延伸至背甲外。鳖的和卵都可以,背甲可入

明初,徽州士绅曾将徽州的马蹄鳖进贡给朱元璋,嗣后即列为贡品。徽州山区因独特的环境,所产甲质地高于旁地一筹,厚背隆起,胶质大,肥嫩,无泥腥气。

民谣道:“清见沙底,腹无淤泥,厚背隆起,大小似马蹄。”故称沙地马蹄鳖。

抗战时,上海徽馆大嘉福酒楼老板邵仁鄉为支持抗日,把该店的徽州名烧甲改成火烧甲兵(指日本侵华的战),暗喻中华抗日怒火要把侵略者烧成灰烬。

作者 | 邵之惠

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赛琼碗代表传承人”、安徽省烹饪事业终身成就奖获得者、绩溪县烹饪(餐饮)协会顾问、绩溪县文旅决策咨询委员会委员。

调研徽四十余年,《安徽商报》称其为:“徽,田野调查第一人”。我国第一部《徽》专著的首席作者,该著作获国务院首届颁发的优秀图一等奖。入选中国新闻出版出版的《经典中国》丛向世界百余国家发行。又被台湾联创出版企业社以中文繁体出版向港澳台发行。

为绩溪县人民政府申报“中国之乡”、“中国厨师之乡”申报文本的执笔者。多篇徽论文入选刊载《中国当代思想宝库》、《饮食文化研究》、《中国》及高校学术刊物。报刊发表文章80余篇,总计近百万字。数十次接受央视、省卫视、港台卫视及地方媒体关于徽产业史实的采访。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