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属于上海人的经典!小笼馒头的秘密,知道这些你就是行家

时间:2018-05-27 15:58:01 来源:侬好上海mp作者:小笼点击:

导读:[db:简介]
扫描关注公众号

毫无疑问

小笼馒是上海第一经典小

甚至有人把称为

能够品尝的″上海方言

可见小笼在上海的地位之高

那么你知道正宗南翔小笼哪家强吗?

究竟出自嘉定南翔还是浦城隍庙?

今天小侬就来给大家讲一下,这些让人难以自拔的小笼,到底是怎么来的。

1

南翔小笼馒的前身

1871年,清代同治十年,上海南翔镇的明贤在镇上开设了一家糕团点心店,名曰:日华轩。

当时做的店很多,面对市场竞争,明贤对大采取“重馅薄皮,以大改小”的方法,并研制出以猪为主的子馅配方,又将发面改为了揉面,这便有了闻名天下的“南翔小笼馒”。

或许是天资聪颖和勤奋钻研,明贤小巧玲珑的立刻得到了街坊四邻的喜,被当时的人赞许为“形如荸荠、皮薄丰”。

当然,由他主理的日华轩也是生意越来越红火,南翔小笼由此正式问世。

所以论最早的南翔小笼,

还属嘉定的!

2

南翔小笼来到城隍庙

那么,南翔小笼是怎么来到城隍庙的呢?这还是跟南翔小笼馒的创始人明贤有关。

清光绪二十六年(公元1900年),南翔小笼馒的第二代传人——明贤儿媳妇内弟吴翔升,带着制作小笼的师傅赵荣来到了上海县城。

他在城隍庙内九曲桥畔开设了一家专门制作经营小笼的店,取名“长兴楼”。

此外,吴翔升还在原来的工艺上继续改进,将馒从大蒸笼改为小蒸笼制作

3

长兴楼改名南翔馒

1949年,长兴楼和上海一起迎来了解放。在上世纪50年代,长兴楼顺应口碑改名为南翔馒店,并延续至今。

直到现在,长兴楼的招牌依旧高高悬挂在南翔馒店中,不少大人物像是英国女王伊丽莎、美国前总统克林顿等都来品尝过这里的小笼。

从偏居上海的西北小县到非凡的市中心地带,南翔小笼的制作技艺也是代代相传,目前已经传了第六代。

4

南翔小笼皮薄的秘密

南翔小笼用的是不发酵的中精面粉为皮,制作工艺非常严格,共有九道工序,括和面、醒面、压面、搓条、摘胚、揉胚、擀皮、馅、烹蒸。

每只小笼的面团控制在8克,而要用小小的皮住大大的馅,秘诀全在褶子的法上,折褶要有14个以上。

5

美味馅是好的关键

当然小笼馒的关键还在于馅,上海小笼在制馅方面同样非常讲究

比如,老字号王家沙以蟹粉小笼闻名。“馅中的蟹粉与香味有分也有合”,王家沙的技术指导王永清说道,“小笼选取猪夹心和后为馅,而最独特的是要用现拆的蟹,再和熬制过的猪皮煮在一起,然后做成皮冻,拌入馅内。”

而南翔小笼的馅料则为秘制配方,一直靠师徒之间薪火相传,师傅地教徒弟,才能传承出最好的味道。

6

蒸小笼馒是门功夫

上笼蒸时严格控温、压力和火候,根据温度调整3-10层的笼屉高度,旺火沸蒸5分钟,出笼时呈半透明状,形如荸荠,小巧玲珑。

拨开小笼的面皮,可以清楚地看到美味诱人的馅,造就了独一无二的美妙口感。戳破面皮,以满一碟为佳。

到了小笼店,如果听到服务员说:“对不起,还在加紧蒸。”恭喜你,八九不离十了。这笼现蒸的或许要等一刻钟甚至更长时间,可是,值得。

而一下来就端上桌的小笼多半已经在漫长的等客过程中被蒸烂,汁干瘪,皮子都破了,失去了小笼馒应有的灵魂。

上海小笼制作的每一个小细节

都是为了保证品质和口感,

这一份讲究和坚持正是上海小笼的底蕴。

6

小笼馒正确姿势

首先看几个错误示范吧!

直接一口吞

或者像这样浪费

这样的法简直是暴殄天物啊!

正确法,应该像口诀唱的那样:

轻轻提,移,

先开窗,后吸

对于小笼而言,自然新鲜的汁是其精髓。

小笼可先在底边上咬破一小口,吮吸两口汁,然后将小笼入口咀嚼品味,如此既可尽享美味不至浪费,也可防止汁溢出,弄衣物。

考究一点,可以往咬出来的小洞里灌一点进去,再品尝整只小笼的美味

7

小笼馒是上海文化的体现

小笼馒,是上海人用智慧,适度、巧妙的利用自然,获得质朴美味食物

这是小笼的味道,的味道,的味道,阳光的味道,也是生活的味道,人情的味道。

这些味道,已经在漫长的时光中和故土、念旧、精细、讲究、坚忍等等情感和信念混合在一起,才下舌尖,又上心间,让我们几乎分不清哪一个是滋味,哪一种是文化。

原来,

阿拉的每一口,

都是上海的文化啊!

一屉小笼,一座城市

如今上海街到处都有小笼馒

你最喜欢的是哪一家呢?

欢迎留言哦!

【田小综合编辑】

部分图文素材来源@界面新闻,如有冒犯,敬请联系

版权声明:未经授权谢绝转载。点击主页面底部单,可阅读完整版权声明。

最新文章
推荐文章

网友跟帖

关于儿童城

Copyright 2005-2017 61.city 〖儿童城〗 版权所有

声明: 本站文章均来自互联网,不代表本站观点 如有异议 请与本站联系 本站为非赢利性网站 不接受任何赞助和广告